【新华网重庆频道10月27日电】 2009年10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汇集了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代表,近40名在微创和无创治疗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专家在论坛上对超声消融治疗技术在各国的应用及发展作演讲,多国专家分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对中国原创的超声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以这项技术为主体的无创治疗将成为世界医疗的新趋势。
梅森:未来十年,所有治疗癌症的医院都将使用中国超声消融技术
梅森(Timothy James Mason)教授是将中国海扶的超声消融技术带到西方的第一人,现任欧洲声化学会主席、英国考文垂大学声化系主任。梅森说,人们一直向往有一种医疗技术没有创伤,没有放射性,没有化学伤害,重庆海扶走的正是这样的路,超声消融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国际上有很多研发机构逐步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做同样的事情,海扶的将来非常清晰,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事业。
作为将中国超声消融技术介绍到西方的第一人,梅森教授见证了这项技术十年的发展。梅森说,十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因为重庆医科大学王智彪教授的努力,开发了很多治疗的流程,看到接受超声消融治疗的乳腺癌病人没有伤害的走出手术室时,他十分振奋。回到英国就成立了团队,研究超声无创治疗。梅森说,十年后的今天,重庆医科大学发布了十年成果报告,4位癌症病人走上台见证他们在超声消融的治疗下存活了十年的奇迹,如今的超声消融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这项技术更趋完善,因此,人类将有更多与癌症作斗争的病人能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
梅森说,中国海扶所做到的,是西方医学界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制造的东西。将超声用于治疗肿瘤的想法,西方在海扶之前早已有之,也有过很多尝试。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都是有限的。中国海扶十年前就已经将这一想法付诸规则性的治疗,研制出世界首台海扶超声聚焦刀,并建立了很多治疗标准,取得了很多临床经验,只是外界并不知道。“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国重庆的召开也是基于中国超声消融技术在全球的领先地位。梅森为了让西方更多的了解中国的超声消融技术,他曾经先后力荐英国BBC、天空电视台、泰晤士报等媒体大篇幅地报道中国海扶,他说,中国超声消融技术领先世界3-5年。
对于超声消融在全球的发展现状,梅森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就像当年种下一颗种子,今天就会收获果实一样。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不少专家开始应用中国超声消融技术,世界超声消融的今天都是源于这颗种子,现在,它在全世界开枝散叶了。而自己,只是帮助中国超声消融技术找到了一条通向西方的路。
他表示,也许未来超声消融要和其他辅助治疗方法一起应用,但是中国超声消融技术是少不了的。治疗癌症目前还是超声消融技术的主要目标,但在将来,它将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甚至是美容方面的超声减肥等领域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十年或二十年后,超声消融将成为全球的大医院和肿瘤医院的日常必备设备和技术。
对于中国海扶的未来,梅森说,未来的科学与现在的科学有着天壤之别,就象科幻片《星球大战》里演的一样,患者被推到仪器下面扫描一下,得到一个整体的影像,据此就能告诉病人身体里面发生了什么异常,然后直接从体外处理一下,疾病就消除了,这就是超声消融设备要做的事情;将来没有人用手术刀把人体打开,没有人做外科手术,这就是超声消融的将来,如果把这个事情说得严肃点,有种神秘的感觉,以后的超声消融会成为像牙科一样,会成为日常的非门诊手术,比如,病人患了乳腺癌,进入诊所使用超声消融设备处理一下就OK了,将来,癌症不再成为人类的一种恐惧。
梅森预言:未来十年,世界所有治疗癌症的医院都将使用中国海扶的超声消融设备。
艾尔弗雷德:中国超声消融技术开创了治疗癌症的新的纪元,将与重庆海扶一起承担起培训全世界微创医生的社会责任
“内镜腹腔镜手术之父”、欧洲外科学会主席、英国邓迪大学外科和肿瘤科学院主任艾尔弗雷德(Alfred Cuschier)教授在全球医学界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因其在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受封爵士爵位。艾尔弗雷德对中国超声消融技术的发展有着很高的期望。
在论坛现场,通过远程传导实况播放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台运用超声消融技术进行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4位经过超声消融治疗后存活十年的恶性肿瘤病人走上论坛;各国专家先后介绍了中国超声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的情况;艾尔弗雷德非常激动地说,中国超声消融开创了一个治疗癌症的新的纪元,这个技术非常有前景。因此,作为英国邓迪大学的代表,艾尔弗雷德与重庆医科大学签订了“生物医学和影像引导的超声治疗研究项目合作协议”。
艾尔弗雷德说,重庆医科大学并不是一流大学,而与之合作,是因为有象海扶这样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团队,而其他中国一流大学没有。艾尔弗雷德说,所有的临床医生在治疗时都是比较保守的,面对新技术出现的态度都是担心和恐惧,因为与传统相比,其在临床上可能有风险,特别是医生面对全新技术时,医生开始会以为这种做法是“疯了”。超声消融同样会遇到这些问题,从微创到无创,进了一大步,医生更难接受,因此海扶团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生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他们要在临床上证明是可行的,这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今天在会上印象很深,中国重庆医科大学的超声消融医生介绍了有着五年、十年病历的病人,手术相当成功,中国海扶在临床上做了很重要的工作,今天介绍的19例有癌症病痛折磨的病人,如果不是有超声消融治疗的话,10年前就存在生命危险,10年后,这些病人还相当健康,所以证明超声消融无创治疗对病人有好处。超声消融不仅可用于治疗癌症,还有很多研发的前景,比如治疗心脏病等,因为超声消融基本的原理是不用开刀,不用微创(开针眼),这个技术非常有前景。
谈到这次合作预期,艾尔弗雷德表示这是一个具体的合作计划,双方会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协议进行细化。他透露,合作包括双方共同研发创新项目,共同资助和培养硕士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艾尔弗雷德说,重庆医科大学与重庆海扶要承担起培训全世界的微创医生的社会责任。举例说,正如在医生们在看我做手术的录像时觉得非常简单,但实际模拟操作起来,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果运用到真实病人的话就可能发生相当严重的医疗事故,这个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的建立非常重要,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因此,重庆医科大学要在全世界建立培训基地。而英国邓迪大学将会把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合作的项目之一。
对于下一步的其他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艾尔弗雷德说,他将在回到英国后提具体的正式合作方案,然后通过互访,细化执行,不会是一纸空文。
戴维:丘吉尔医院各个科室都渴望引进重庆海扶的超声消融设备,将争取更多科研经费发展海扶
戴维(David Cranston)教授是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海扶中心主任、牛津大学Radcliffe医学泌尿外科顾问。用超声消融治疗肾癌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说,自己受到邀请十分高兴。在这里见到了全球超声治疗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聚集到一起,特别是艾尔弗雷德教授,当自己还是一个医学院的学生的时候,艾尔弗雷德教授就已经是这个领域内十分重要的人物了。他说,伍烽教授也提到,重庆海扶的设备在全球世界的装机量从1997年以来在不断的增加,今天也看到不同的中心、不同的医院在用这项技术治疗不同的适应症,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丘吉尔医院各个科室都渴望引进海扶设备。
戴维说,超声消融技术非常有潜力,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的各个门类科室的医生都对海扶超声聚焦刀及相应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妇产科医生想用它来治疗子宫肌瘤,癌症科医生用它来治疗不同的癌症……各个科室都渴望引进中国海扶德设备,开展进一步的临床实验,以整理实验记录,向更多临床医生证明和推介中国海扶技术,以推动超声消融技术的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研究经费抑制了这项技术的研究进度,使得超声消融技术在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的发展尚未如想象中那么快,英国也还没有将HIFU作为常规疗法,但今后将努力争取更多科研经费在牛津大学发展中国超声消融技术。
盖尔:将继续推动中国超声消融技术在西方社会的推广和应用
英国癌症研究所研究组主任、国际治疗超声学会创始人之一兼首任主席盖尔·特哈尔(Gail Ter Haar),被誉为“超声治疗界的女王”。她对重庆海扶的超声消融无创治疗技术和产品从不在意到非常感兴趣,到高度推崇,再到积极参与海扶设备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应用,她表示,将继续推动中国海扶设备与技术在西方社会的推广和应用。
盖尔说,已经研究超声消融技术很多年了。中国海扶超声聚焦刀是一个非常出色和令人振奋的设备,具有超群的能力,非凡的想象力,超声消融技术是令人激动和非常具有前景的技术,,这项技术被应用到很多领域。这次论坛是一个可贵的机会,它把全世界正在使用海扶技术的医生聚集起来,一起面对面地交流讨论超声消融治疗的优劣势和使用心得,是十分有价值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她还说,这个设备将会朝着更加容易使用的方向发展。
奥尔西:中国超声消融技术是推动无创治疗的核心
奥尔西( Franco Orsi)教授是来自世界顶级癌症治疗中心——位于意大利的欧洲肿瘤研究所,担任欧洲肿瘤研究所介入放射肿瘤科主任、米兰大学放射学教授,乳腺癌保乳专家。奥尔西说,从有创、微创到无创,医学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地改变和进步着。在这条避免损害的治疗之路上,中国超声消融技术是一个核心角色。对于超声消融的将来,他预言会在整个肿瘤治疗中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使用超声消融已经可以有效地消除肿瘤。奥尔西表示,海扶超声聚焦刀具有一个手术治疗没有的优势,就是对早期极其微小的癌细胞的消除。对于这些极其微小的早期肿瘤,手术治疗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阶段用传统手术治疗也是没有道理,而超声消融将在攻克这一难题上有着令人振奋的前景,这将是一大创举。正如2年前使用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乳腺癌,由于设备B超头分辨率不高,对于治疗5mm以下的乳腺癌存在一定难度,问题反馈到重庆海扶公司后,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进行了技术改进,更换了B超头,现在5mm左右的乳腺癌都能做了。
奥尔西表示,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是不愿放下手术刀的,但这两件事情使得他们改变了观点,一是在第一例子宫肌瘤的病人治疗后,病人当天就走了,这保证了医院继续接纳其他病人入院治疗不受影响;另一件事是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超声消融技术治疗三天后就去游泳,这改变了他们的观点。这对于病人来讲是莫大的幸运:病人不用住院,没有疤痕,不用等待,很轻松的恢复了健康。
奥尔西认为中国海扶是推动世界无创治疗发展的核心。
曼纽尔:将申请中国超声消融技术立为常规治疗法纳入公共医疗范围
西班牙巴塞罗那特拉萨穆图阿大学医院 医疗院长博士、教授曼纽尔(Manuel Álvarez del Castillo)说,西班牙HMT医院有六成子宫肌瘤患者选用中国超声消融技术治疗病情。该院从2008年2月起,一年多的时间里,使用超声消融技术做了85例子宫肌瘤手术。曼纽尔说,超声消融技术有着不开刀就能将病变组织全都杀死的优势。
曼纽尔说,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超声消融技术治疗效果良好,HMT医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一位37岁的妇女经过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八个月后成功怀孕,目前她已怀孕13周。一位35岁的妇女也同样治疗后,8公分的子宫肌瘤消失,目前已怀孕30周。这两例手术令医生们非常振奋。目前医院正向西班牙妇产科学会申请认证,将中国超声消融技术立为常规治疗法纳入公共医疗范围。
范上达:未来十年,中国超声消融技术将成为世界治疗癌症的一项标准
被誉为“换肝之父”的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上达(Sheung Tat FAN)教授对于肝脏移植、肝癌、乙型肝炎等病症都有着深入的临床研究。从2006年起,范院士开始使用中国超声消融技术治疗香港病人,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范上达表示,过去治疗肝癌的方法特别多,但现在的趋势是微创和无创的治疗方法。范上达着重谈到,他从2006年在澳大利亚就开始持续关注海扶超声聚焦刀的消融率,他说,在治疗肝癌上,该设备的超声消融技术效果非常好、效率非常高,消融率高达90%,高于其他消融手段。对于将要进行肝移植的病人,范上达建议先进行聚焦超声的治疗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血供,治愈的几率更大。
范上达预测,未来十年,中国超声消融技术将成为世界治疗癌症的一项标准。
(本文来自:http://www.cq.xinhuanet.com/200910/27/content_18061367.htm)

新华网相关报道
环球医网也转载了以上报道

推荐阅读: 海扶医院精华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