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现场,来自贵州的熊小姐(左一)单腿独立展示10年前用超声无创技术治愈肿瘤的左腿。

骨肿瘤患者小熊
“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于2009年10月22日在渝举行,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名国际国内专家齐聚山城。谈到超声手术的前景,著名专家梅森这样形容:就像科幻电影里那样,“滋”的一声就好了。

英国考文垂大学教授詹姆斯·梅森
希望建立国际协作平台
昨日下午,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在重庆长都酒店开幕。本次论坛汇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国际国内专家,在微创和无创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近20名。其中包括欧洲声化学会主席、将重庆超声治疗技术带到西方的詹姆斯•梅森教授;全球腹腔镜之父、英国邓迪大学的库什瑞爵士;国际治疗超声会学首任主席、被誉为全球“超声女王”的盖尔•特哈尔教授等。
会上,专家们对目前超声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演讲和讨论,希望借此建立超声临床应用的国际研究协作平台。
高强度聚焦超声西方市场大
特哈尔教授称,早在20世纪40年代,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就开始发展,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该技术才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最初主要用于良性前列腺疾病。从那时起,该技术就已成为治疗各种肿瘤的有效技术。“该技术在西方运用不多,潜力巨大。”特哈尔教授表示,因为该技术能杀死靶区组织细胞,而不会损伤周围组织,目前除治疗前列腺疾病外,该技术还未在西方国家开展。
“超声治肿瘤”重庆首创
昨日下午,重庆医科大学与北京307医院,首次发布我国超声消融技术十年临床应用成果。
超声消融技术作为一项新的从体外对体内肿瘤进行治疗的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开刀、不流血。1999年,世界首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治疗肿瘤新技术“海扶超声聚焦刀”,在重庆诞生。作为该技术的发明者,重庆医科大学王智彪教授表示,自问世以来,我国运用该技术已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数万例。根据他们的随访,有19名患者通过这一技术,已经存活了10年,年龄跨度从16岁到80岁。这一结果,证明了我国超声无创治疗技术的成功。
现场特写
超声手术保住她腿
昨日下午,来自贵州的熊小姐专程赶到会场,单腿秀舞姿。熊小姐告诉记者,1998年,她只有10岁,左小腿患上骨肿瘤,在当地手术3个月之后,骨肿瘤复发,当时的诊断是只能截肢。1999年,母亲陪她赶到重庆,利用重庆医科大学的超声消融无创技术,熊小姐最终痊愈。熊小姐告诉记者:“现在只要不剧烈运动,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已治愈肿瘤10年的熊小姐告诉记者,现在的她,不但可以游泳,还在学习驾驶。
专家访谈
詹姆斯•梅森:重庆了不起
他是第一位将重庆超声治疗技术带向西方的人,他促成了超声治疗的首届国际会议在重庆召开。昨日,欧洲声化学会主席、英国考文垂大学声化学中心主任詹姆斯•梅森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他非常喜欢重庆的特产,尤其是麻辣味十足的火锅,“非常香”,还特别喜欢喝重庆啤酒,认为它具备世界水平,来渝每晚都会喝3瓶。
当记者问他如何评价重庆产的“海扶超声聚焦刀”时,梅森有点激动地表示:“我真的很高兴看到这项高端技术率先出现在中国,在重庆, 很了不起!10年前我第一次到中国,当时在重庆有所医院里,一位叫伍锋的教授,基于王智彪教授的思路,研究了很多方案,最后将该技术问世。我当时很兴奋,回去后就把这技术介绍给我的英国朋友,他们后来引进了一套系统到牛津,治疗了包括肝癌在内的很多肿瘤。”
至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未来发展的前景,梅森这样解释:“我不知道中国有没有类似《星球大战》的电影。在这样的影片中,人们只需要这样(说话同时,他放了一个东西在自己身上),‘滋’的一声,手术就完成了。这就是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未来。
学术合作
重医牵手邓迪大学:超声无创治疗不动手术可治病
昨日,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分别与英国邓迪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进行医学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重庆医科大学与英国邓迪大学签订了“生物医学和影像引导的超声治疗研究项目合作协议”,重庆医科大学方面表示,基于双方在医疗影像和超声无创治疗技术领域的世界顶尖水平,签约后即将启动运行项目,研究不动手术治病的最佳方法。
本文来自:重庆商报,2009年10月23日
推荐阅读: 海扶医院精华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