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患者在医院咨询平均就诊时间只有不到5分钟,医患双方的信息极不对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女性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成为知识女性,希望在网上寻找到更多伤害小的治疗方法。
网络语音咨询创造性地为患者提供了足不出户就可以与知名专家团队充分畅所欲言交流的新模式,没有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每个患者都可以和专家团队进行至少15分钟的交流,不仅是一种病情的咨询,更是一种心理的沟通。
【创新】
重庆海扶医院医生首创的三级医生网络会诊模式,自2011年至今已经500余期接受了近万名患者的咨询,得到了国内外广大患者朋友的欢迎和肯定。不仅有城中女性问诊,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以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挪威等国的患者,尤其是子宫肌瘤患者,不受时间、地域、语言限制,准时在每个周五的19:30~21:30与专家相约。高质高效率让女性获得病患知识,真正做到我的健康我作主。
【报名的程序】
- 每个咨询者都会有一份语音咨询报名表,提前填写相关基本信息
- 咨询者可从工作人员微信号“zg99zigong”处获得报名表,填好后在当次语音咨询周五17:00前提交。
- 每期只接受报名前10位患者咨询
- 如报名后资料提交时间超过周五17:00点,则自动延后到下周;
- 语音咨询开始时间为19:30分(周五),在语音咨询腾讯会议开展(会议号:358 990 9909)
【分享】
懒洋洋的下午:我终于明白自己的病理了。我觉得语音咨询挺好的,除了自己有机会与医生直接交流外,旁听也能了解到很多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对治疗计划作进一步的判断。
萤火虫:感觉这样会诊很高效。记得我听的有一次的咨询录音是王教授主持的,他在给一个病人说了自己的诊断意见后,叫别的医生也说说对这个病人病情的看法,我感觉在会诊一样,效果非常好。
缘起语音咨询
她从广东过来,因为有着语音咨询交流的基础,她和王教授像老朋友一样聊起来。
36岁的她,有生育要求,2011年有过一次流产的经历。两年前体检发现多发子宫肌瘤,最大的2cm,无明显症状。一年多前出现月经周期紊乱。2012年5月复查B超,最大的子宫肌瘤4cm。
经过多次和王智彪教授团队的语音咨询交流,她相信这里能够得到最适合她的治疗方法。对于子宫底部有一两个比较小不能做的肌瘤是否影响将来怀孕的问题,王智彪教授分析:只要有长肌瘤的土壤存在,肌瘤是可能再复发的。现在的情况是,子宫肌瘤生长的环境必须要先调节好。
她自我检讨起来,以前经常熬夜加班,才给了子宫肌瘤生长的土壤。对于生育问题,王教授鼓励:只要做好了治疗后对子宫环境的调理,怀孕是顺势而为的事情。她说:会继续的关注语音咨询,从中吸取更多健康的知识!
医生也能像朋友
第70期语音咨询的这位朋友网名易拉罐,来自新疆伊犁。2008年易拉罐发现子宫肌瘤约为2.8公分,今年7月复查肌瘤长至7.1cm*5.8cm大小,有一些月经增加的症状,现在纠结是继续观察还是做手术,她希望医生能够从一个朋友的角度给她一些建议。
熊郁主任以朋友角度建议易拉罐选择一种对自己伤害最小、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没有一种手段或技术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方案才是最好的。
“你需要行动起来,可以每天做子宫保健操,合理调节饮食和作息时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节子宫和整个机体的活力,和肌瘤做抗争。”
听到这儿,易拉罐说:“我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纠结了,感到自己又充满了希望!”
【理念:完美平台细致关怀,从治病到治病人】
周末语音咨询中,团队的每个人都用自己行动诠释着责任二字。
从耐心指导群友尽量提供全面的病史资料,到不厌其烦教会她们下载咨询软件,有时对一个患者的辅导就长达几十分钟。每次语音咨询结束后,还要逐一对每个咨询的群友进行回访,希望能提供给群友更多的帮助。
王智彪教授坚持每周参加指导语音咨询,即使身在外地甚至外国出差,也一期没有落下。不管身在何地,王教授始终牵挂着咨询的患者和语音咨询的工作团队们,他充满激情的声音总是在语音咨询时准时出现在大家耳边,给予患者们极大的鼓舞。

王智彪教授每周五都会准时出现在语音咨询

500期语音咨询现场